民以食為天。對所有人來說,飲食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但每個人的口味不同,進食的方式也不一樣。占卜學家Mochizuki Anshia分析了4種飲食習慣背後隱藏的個性。一起看看是不是準備吧~
▼把所有食物吃得一乾二淨:哪怕是不喜歡吃的食物,也會努力吃完。這樣的人可靠且保守。在他們看來,剩下食物是對店家的不尊重。在工作方面,他們也會盡心盡力。如果非要說缺點的話,這一類人頭腦不夠靈活,遇事不懂變通。
▼先吃喜歡的食物:這一種人很會利用時間。他們首先吃喜歡的食物,可能是怕自己後悔。他們不喜歡拖泥帶水,而是習慣花時間和精力安排生活中的每一件事。
▼最後吃喜歡的食物。這一類人非常努力,目標明確。對他們來說,最後吃到喜歡的食物,就是把不喜歡吃的東西吃完的獎勵。不過這一類人渴望完美,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發現一些缺點,或遇到挫折的話,可能會陷入迷茫,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。
▼吃飯速度超快:這一類人行動力十足,只要認定目標,就會迅速採取行動。但他們比較自私,不在乎其他人怎麼想。不要只顧著自己的感受,聽聽別人的想法,否則別人沒辦法信任你。
4種飲食習慣,代表4種不同的個性。從吃飯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質,你是哪一種人呢?
來源:uranaitv
博物館開放「夜間找恐龍陪睡」 還歡迎小孩夜遊館內探險
2019年01月27日
2006年上映的喜劇電影《博物館驚魂夜》,讓很多人對博物館的夜晚浮想聯翩。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也推出了夜遊服務,允許遊客在博物館中過夜。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「恐龍陪睡」(Dino Snores)專案就很受歡迎,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參加。
▼「恐龍陪睡」是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近年來人氣最高的招牌項目。夜宿博物館期間,遊客可以自由選擇心儀的化石或骨骼標本,在附近露營。博物館還提供美食和飲料,也有音樂表演、電影放映活動。
▼安置在中央大廳的126歲藍鯨骨骼標本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,遊客可以在中央大廳露營,還能體驗科技秀、脫口秀等等,夜間活動豐富多彩。
▼7到11歲的小朋友也可以參加「恐龍陪睡」,在博物館度過美好的夜晚。孩子們的露營區被設置在中央大廳,這是整座博物館景觀最好的地點之一。孩子們可以玩探險活動,借助手電筒的微弱光亮,尋找黑暗中的恐龍骨架。科學家還會帶著孩子們了解博物館中的展品。
▼夜宿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。
成人版的「恐龍陪睡」太受歡迎,3月份、5月份的門票已經售罄,7月份和9月份還有空位。孩童版的「恐龍陪睡」也很火爆,想參加的話最好提前登陸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官網買票~
來源:ladbible